夜间
七八中文网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一百一十六章消失的军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七八中文网] http://www.shu7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是凳子有点挤。”


跳下卡车,王然摸了摸屁股。


坐了一天卡车,行程两百公里,即便中途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屁股也有些疼,临时加装的帆布凳子坐起来不是很舒服。


尤其是时间长了之后。


“还好有个地方伸腿。”


王然当年也是做过军列的。


当时直接坐在闷罐车里,人挤人,连伸腿的地方都没有。


那简直是人闷在罐头里。


坐上一天,比全副武装急行军五十公里还累。


而大十轮太行重卡,车箱体积巨大,比单个火车车厢还大一些,即便坐了两个排的战士,也空间宽敞,甚至还有活动空间。


“集合,休息一天。”


“我们后天上午上战场。”


“各连排干部来我来我这里开会,明天上午我们先去熟悉阵地。”


少许休息,王然开始做战斗前的最后准备。


发放阵地地图。


以及让指挥官熟悉战场。


至于参加战斗,倒是不急,鬼子虽然像疯狗一样,疯狂进攻,但部队兵力充足,预备队多得是,挡住完全没问题。


让他们来,不过是让这些负责阻击的新部队们,休息休息。


····


哐当,哐当···


与此同时。


平汉线上。


一列军列,正顺着铁轨,向石门驶去。


拥挤逼仄的军列货运车厢内,足足塞进了五十个鬼子兵,因为没有座位,鬼子们只能直接排排坐在车厢板上,连伸脚的空间都没有。


也没有通风孔,于是车厢门被打开了一部分,用于通风,但冷风也呼啸灌进来。


最前头,一个穿着军大衣的鬼子军官还在喋喋不休,宣扬武士道,蛊惑帝国圣战。


“大日本帝国万岁。”


“为了圣战,为了帝国,为了天蝗。”


“····”


“大东亚共荣板载。”


下方,鬼子新兵们心情烦躁,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虽然他们在本土,或者半岛,经过了四个半月的军事训练,武士道精神领悟很不错,加上鬼子的宣传,这群新兵们,对战争充满了信心。


但逼仄狭窄且冰冷的火车车厢,什么精神也得搁的一边去,只有稀稀拉拉的回应声音。


车厢最后面,来自北海道的新兵平胜信二眉头一皱,小范围伸了伸,然后捏了捏开始发麻的腿脚,一种不妙的感觉,开始在心里浮现。


虽然他们经历过实弹射击训练,也训练过战场战术。


但他们没有配枪。


根据带队的小队长解释,他们是补充新兵,需要等到了战场才会配枪。


只是··


平胜信二知道,两年前,帝国补充新兵,上战场还是会带武器的,为了尽快投入战斗。


所以,帝国武器不足了?


或者说,帝国武器的产能跟不上战争的消耗了。


而且那时候,新兵的训练时间,是八个月,而现在,虽然宣传的是六个月,但他们实际上,只训练了四个半月就上战场了。


有的新兵,甚至只训练了四个月。


前线兵员吃紧!


又一个想法,浮现在平胜信二脑海中。


不然帝国怎么会让他们这群训练不足的新兵上战场?


也有可能是损失很大。


但无论哪一种,对他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八嘎!”


刺骨的寒风,顺着打开的车厢吹进来,冷的平胜信二打了一个哆嗦,他心里暗骂一声。


他身高不足,只有一米五七,还身体瘦弱,体力差。


被评判为乙等兵员。


所以三年前他没有被招募进入部队,当时他二哥反倒是应征入伍,经过训练后,加入二十七师团,根据一年前的消息,已经成为一名分队长。


指挥着十个人,驻守一处据点。


但但从去年八月份开始,就没了音信,没有来信。


他二哥,几乎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信,结局可想而知。


至于大哥,入伍的第一年,就死在七年前的淞沪冲突了。


所以平胜信二对所谓武士道没兴趣,在他看来,参加军队的唯一好处,是在本土物价越来越贵,工作也越来越难找的今天,参加军队至少可以混一个饱饭。


或者,混一个军功,出人头地,赚点钱。


如今看来。


事情恐怕和报纸上说的不同。


“在民国战场,遍地是银元。”


车厢前,鬼子小队长依旧在喋喋不休,不过相对于鬼子新兵们兴趣不大的武士道,银元,对他们吸引力大了不少。


车厢内,除了少部分被洗脑,认同大东亚共荣,心怀着亚洲人的亚洲想法参加战争的死硬分子外,其余的大部分,在不得不服役加入部队后,都改变心态,以升官发财为目标。


其实也正常。


三年战争下来,鬼子甲级兵员越来越稀少,对武士道忠诚的铁杆洗脑者,自然也越来越少。


这一点,从越来越多的投降,甚至被腐蚀的鬼子就能看出来。


话题到这里,鬼子新兵们顿时一个个眼睛亮起。


四个月的洗脑,虽然让他们认同了大东亚共荣,但还不足以让他们真为了武士道,为了帝国玉碎奋战。


但如果是银元,那就不一样了。


“真的么?”


透过打开的车窗,看向外面的风景,平胜信二想起了他二哥托一个,因为战争而双腿残疾的战友兼同乡,偷偷藏在假肢里,送回来的的一封信。


因为是偷偷送回来的,所以写了一些部队里的机密。


信上说,民国非常穷,很难缴获值钱的物资,而且缴获的物资,大部分还要归帝国,自己只能留一小部分。


还说,土八路非常难对付,去年帝国好几次惨败在八路军手里,他们师团,也在六七月惨败,让他尽量不要参加部队,哪怕,故意损伤身体也可以。


而朝日新闻上说,帝国在前线缴获巨大,歼灭数十万敌人,二十七师团去年六月,七月扫荡土八路太岳根据地,摧毁了太岳根据地,缴获大量物资。


所以,平胜信二对小队长的说法,并不太信。


他二哥不会骗他。


“河流。”


此时,列车经过了一处河流。


透过打开的,用于通风车门看去,铁轨一侧是河流,湍急的河水中,满是旋涡,溅起数米高的浪花,不时还能看见没有融化的冰凌和雪花。


不远处,是一处是悬崖岩壁。


掉下去就死定了。


一个念头,浮现在平胜信二脑海中。


····


与此同时。


“鬼子军列来了。”


千大云带队埋伏在悬崖岩壁旁。


前天,总部派飞机在夜间秘密将三吨炸药运输到水井镇附近游击队手里。


虽然冀南前线在大战。


他们这里还是鬼子后方。


但运五噪音低,水井镇附近的山区,游击队有稳定的控制区,找到一处飞机降落的空旷地带,很简单,期间鬼子没有发现任何动静。


虽然只是根据地自制的桐油炸药,威力相较于黄色炸药差不少,就更别说独立团那边拿出来的奥克托今炸药了。


但威力上,也比黑火药强太多太多。


再说,三吨的数量,即便是黑火药,也足够执行这次任务的了。


昨夜,他们连夜将炸药埋设在悬崖岩壁上。


三吨炸药,全部埋设在岩壁裂缝内,接上了引爆电线。


就等着今天鬼子军列抵达。


此时,不需要别人告知,千大云也能看到,不远处,一列长长的,机头冒着黑烟和蒸汽的列车逐渐驶过来。


正是他们等了很久的鬼子运兵军列。


第二节车厢上,还能看见一个身着抗寒服装,扛着三八大盖的鬼子兵,警惕的看向四周。


“准备。”


千大云拿望远镜,看向逐渐靠近的鬼子军列,命令道。


他身后的引爆手,按在了起爆器上。


“引爆。”


当鬼子军列抵达悬崖岩壁附近,千大云下达了引爆命令。


轰!


三吨桐油炸药,在岩壁上爆炸开来。


在总部同意送炸药过来后,千大云就开始详细计划这次炸军列任务。


虽然有三吨炸药,但如果直接埋设在铁轨上,不说炸弹容易被鬼子发现,鬼子几乎每天都有铁路巡逻和检察队通过,尤其是这种危险地带。


杀伤性也不高。


即便是三吨桐油炸药,但威力只相当于两吨多黄色炸药,而军列多达十几节,几百米长,加上高底盘,能削弱爆炸威力,很难保证彻底摧毁军列,消灭军列上的人。


也更难实现另一个主要目标——彻底截断鬼子的铁路运输路线,让鬼子短时间无法修复。


于是,他制定了炸毁岩壁的办法。


通过定向爆破,炸毁岩壁,造成岩壁垮塌,造成大量落石。


轻也有几十公斤,重的又几十吨的落石,滚滚落下,足以将鬼子军列砸成碎片,砸下河流中,五百多鬼子新兵活下来不会超过五十个。


垮塌的岩壁,巨大的落石,还能彻底截断铁路线,没个一个半个月,鬼子别想修复。


事情如千大云的预料,岩壁垮塌,滚滚落石,将鬼子军列砸扁。


虽然鬼子军列制造用料十足,但面对十几吨,几十吨的巨石,和泥捏的没有任何区别。


一部分军列车厢被砸扁,埋在后续滚滚岩石流中,还有一部分,则是滚落下河流,消失在湍急的冰冷河流中。


当硝烟散尽,


岩壁旁的铁路也消失殆尽,全部被垮塌的岩壁掩埋。


···


距离军列被袭击半小时后。


“噗···”


水井镇下方的滩涂上。


运气好被冲上滩涂的平胜信二,从滩涂上爬了起来,虽然浑身冰冷,但比起身体的冷,他心里更冷,心中的恐惧更甚。


一度让他忘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军列被炸。


回想起小队长,以及其他几十个同车厢的蝗军,被巨大的石块砸碎的那一刻,回想起,巨大的石块,就在自己眼前掠过的那一刻。


平胜信二浑身都在颤抖。


差一点,


就差那么一点,他也要被砸碎了。


如果不是运气好,坐在军列车厢的最后,那么,他想必也会和其他同小队新兵一样,被砸碎,连尸体都找不齐。


甚至平胜信二感觉,哪一个巨大的,估计有三十吨的巨石,是擦着他鼻子过去的。


如果不是运气好,他也要和其他新兵一样,被厚厚的碎石碓掩埋。


或者因为冲击,晕倒最后冻死在冰冷的河水里。


好在他运气好。


在跌落河流的时候,几个倒霉蛋缓冲了他一下,没有晕倒,最后还抱住了一块浮木,活了下来。


想到这里,平胜信二陡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连忙脱掉衣物。


湿透的衣物会让他死于失温度。


好在,虽然湍急的河流中还有一些细碎冰凌,但此时已经是三月末梢,气温高于零度,而且有阳光,平胜信二喘了几口气,蹦蹦跳跳了一会之后,恢复了身体的僵硬。


此时,一队鬼子巡逻兵路过,看方向是向被炸毁的铁路冲去,这队鬼子发现了平胜信二,一番询问后,小队长派人将平胜信二送回了据点。


···


“老总,好消息。”


比起鬼子,总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毕竟,如今几乎每一个根据地,都有短波电台。


千大云炸完军列,评估现场后,第一时间将袭击成功的报告,通报给了上级。


而同样得益于通讯手段的进攻,总部也能实时联络道几乎每一个位于华北地区的根据地,甚至连南方的游击队都能联络上。


“什么好消息?”


老总最近嘴角就没放下来过。


几乎每天都有好消息。


鬼子进攻一个多月,虽然互有胜负,部队也吃了不少亏,但总的来说,局势依旧在部队控制范围内。


公路依旧在部队手里。


而公路附近的,那些有大量老旧破旧机械设备的大型工厂,大部分也被鬼子飞机轰炸摧毁。


根据李云龙的消息,报销已经核算完毕。


预计,机器设备会在今年之内全部到货,而且还附带技术专家和技术资料,帮助根据地掌握这些机器设备。


“游击队,在水井镇附近对鬼子运输新兵的军列发动了袭击,彻底炸毁了鬼子军列,其中近六百鬼子新兵活下来不会超过二十个。”


“而且,还彻底截断了鬼子平汉铁路。”


“估计,一个月之内,别想通车。”


参谋汇报道。


“好!”


老总大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