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七八中文网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十二章夜间战斗机与防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七八中文网] http://www.shu7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需要夜间战斗机?”


得益于大本营近期的决策——今年全力对付华北地区盘踞的八路军。


鬼子打通了华北方面军直达大本营各部门的通讯通道,加纳顺正少将的求援电报第一时间抵达了本土,并且立刻交给了陆军装备部。


鬼子陆军装备部看着这份需要夜间战斗机的电报,第一时间的想法自然是,


不屑。


“就为了几架土八路的飞机,专门开发夜间战斗机?”


陆装备部部长嗤笑一声,然后把电报一把丢开。


开发一种新飞机,还是夜间战斗机这种帝国尚未掌握的技术性突破,即便以现有飞机为平台,也需要大量人力物资。


简单来说,需要大量的钱。


但帝国资源匮乏。


军费紧张。


尤其是陆军,


因为海军马鹿抢走了大部分军费,导致陆军军费极其紧张。


如果有充足军费,充足资源分配,生产足够的大炮,飞机,坦克,足够的炮弹,足够的兵力,怎么会连民国都击败不了?


怎么会在诺门坎吃大亏?


该死的海军马鹿。


目前陆军现役战斗机都不够,更别说腾出资金开发一种新飞机,


就为了对付几架土八路的夜间运输机,根本不划算。


区区几架运输机,还需要战斗机拦截?


废物!


“嗨!”


申请报告虽然没有被丢进垃圾桶,但也堆放在了杂乱文件最底层。


···


“八路军获得了飞机?”


“在夜间运输物资?”


自遭遇三万多发重炮炮弹落覆盖,二十七师团败走太岳山区,坂田联队被打的编制解散,联队旗被缴获,彻底展示实力后。


首相米内光政每天都要查阅华北地区的情报。


“嗨。”


“华北方面军寻求夜间战斗机拦截,但因为经费不足,被陆军装备部否决了。”


秘书回答。


“我记得,帝国没有夜间战斗机吧?”


米内光政问道。


“没有。”


秘书回答,并进一步补充:


“目前也没有相应的研究计划。”


米内光政陷入沉思。


和东条上等兵不同,米内光政有足够的战略眼光,


是一个真正的统帅。


他认为,既然支援八路军的势力,拿出了夜间导航技术,做到了夜间空中运输,那么,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其他国家大概率也会掌握。


未来,蝗军和美利坚必然有一战,所以必然需要夜间战斗机。


那么要不要现在推动夜间战斗机的研究?


作为首相,他是有能力影响陆军的装备研究计划的。


“我记得。”


米内光政继续说道:


“华北地区提交的经济战计划,有了一笔资金吧?”


作为首相,陆军军费匮乏问题,他有心无力。


帝国真的已经榨干每一块日元了。


不然他也不愿意主张和英美妥协,放弃东南亚利益,放弃和德意志结盟的机会,对北方退步。


说到底,战争的核心之一,是经济战争。


相较于美利坚,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的经济水平太差太差。


而预期之中的华北地区兵站计划,也遥遥无期,非但不能自给自足,给帝国经济反哺,反而成为一个大漩涡,源源不断的吸引帝国的资金和军费。


“对。”


“都是白银。”


“得益于美利坚白银法案拉高了世界白银价格,大约两百万美元。”


秘书说道这里,语气带着惊叹。


短短两个月时间,通过各种手段,冀南地区的经济战,就获得了近两百万的利润。


是纯利润!


既纯粹的收益。


“两百万美元。”


米内光政却没有多少开心。


一来,这两百万美元,对他而言,并不算多,换算过来不过八百万帝国币,连一艘驱逐舰的五分之一拨款都没有。


当然也不少了。


去年帝国军费总支出,包括海军装备投入,合计六十九亿帝国币。


而根据目前的情报推测,如果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张到整个华北地区,预期经济战收益可以达到每月一千多万美元。


换算下来,相当于五千万帝国币。


一年就是六亿帝国币。


相当于去年十二分之一的总军费了。


其次!


他清楚,这笔资金,是通过搜刮土八路根据地实现的。


也就是说,这笔钱,首先是土八路所谓根据地发行的,这些资金,都化作了土八路的实力,之后才来到帝国手里。


也就意味着,土八路实力在飞速增强。


帝国通过经济战,获得的资金越多,八路军实力提升也就越大。


有神秘势力支持下,那支位于山区的势力,到底会提升到什么程度,米内光政心里没底。


“都拨付给陆军。”


顿了顿,米内光政说道:


“作为新式夜间战斗机研究的启动资金。”


两百万美元,研究一种新飞机,绝对不够,但作为启动资金,验证可行性,确定研究计划,制造几架试验机是足够了。


“嗨。”


秘书立刻去执行。


因为一次小小的蝴蝶效应,鬼子提前三年启动了夜间战斗机计划,并且资金远比原本充沛。


···


“防空?”


杨村。


安排好新一批的运输车队后,赵刚回到了团部,刚进门,就听到了李云龙的新计划——建设太岳山区防空阵地。


“对,防空!”


李云龙点了点头,说道:


“估摸着,用不了多久,鬼子就会对咱们发起轰炸了。”


“轰炸··”


赵刚陷入了沉思。


他前不久才从总部开会回来。


有了民兵工兵团日夜按照公路规格,扩宽的山马道,沿线驻扎的部队,太岳根据地和总部之间的联络,变得非常简单。


骑马一天可以一个来回。


根据总部的推测,目前鬼子短时间内不会对太岳山区进行轰炸。


因为鬼子的战略重点,依旧是迫使果脯投降,


哪怕近期,部队表现出惊人的实力成长速度,并且击溃了二十七师团,甚至,公开杀死了宫野道一,依旧无法改变鬼子的战略方向。


李云龙不可能不知道,鬼子近期依旧会主要轰炸山城。


那么··


“陆老板有新东西了?”


赵刚看向李云龙。


能让鬼子改变战略的,只有陆老板了。


比如每月五十门120重型迫击炮,和十万发炮弹,以及一百台超大型运输卡车,就是如今部队敢于大规模扩张根据地的定海神针。


“嘿嘿嘿··”


李云龙嘿嘿一笑,说道:


“咱们现在,已经开始向其他根据地运输物资。”


“预计,下个月,司机和后勤人员充足,公路完善后,运力可以达到每月十万吨。”


赵刚点了点头。


新式重型卡车,标准运载量是六十五吨,独立团有一百辆,总计运力六千五百吨。


目前需要运输的目的地,有冀南根据地,陕甘边区,五台山根据地,距离都只有三百公里左右,两天就能一个来回。


计算下来,每个月就是十万吨的运输量。


而目前太岳根据地后勤供应中心,每个月有十六万吨粮食,一万五千吨各类肉罐头,十五万方木材,以及各类军装等。


除去根据地自身消耗的,以及零星运输力量运走的,十万吨运输力量刚好。


至于今后,


随着卡车越来越多,人员的逐渐充沛,部队运输力量也会进一步壮大起来。


“这么多物资运输,必须建设足够的仓库,装卸点,车库也必须扩建。”


“新式卡车,虽然运输大,但体积也大,地下车库很难满足需求,必然修建大量车库,仓库等。”


“未来,兵工厂的建设,也会在咱们根据地。”


“这么多重要设备。”


“鬼子今后肯定会轰炸我们根据地。”


李云龙掰着手指头是,随后看向赵刚:


“你说是吧。”


“有道理!”


赵刚恍然片刻,随后猛然点头:


“这些重要目标,鬼子肯定会轰炸。”


“所以,我们是时候建设防空力量了。”


李云龙嘿嘿一笑。


“组建防控营?”


赵刚眉头一皱。


不包括新兵训练营在内,五千人。


独立团最大规模是五千人。


这是限定死了的。


任务中受伤,前往陆老板那边治疗和培训的人不算,但这批人,最少也要两年后才能回来。


而组建防空营,又要从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中,抽调至少一千五百人。不能再少了,不然就无法满足太岳山区的防空需求。


但占据几乎三分之一的防空部队··


“不不不··”


李云龙摆了摆手,加重语气说道:


“是建设太岳根据地后勤防空体系。”


“嗯?”


赵刚逐渐琢磨出李云龙语气中的味道了:


“你的意思是···”


独立团的任务之一,也可以说是主要任务是保障太岳山区根据地所有部队的后勤物资供应。


也就是说,独立团部队是可以合情合理的分散到整个太岳山区驻扎的。


而陆老弟的合同中明文规定,会支持独立团的作战任务。


击毙宫野道一后,陆老板提供的武器清单中有了一种新武器——12.7毫米机枪,不仅仅可以对地,还能防空。


八月份就能兑换提供了。


但依旧是老问题,这批装备只能供应给独立团装备。


受限于独立团的规模,以及目前装备的武器规模,即便两人绞尽脑汁想尽各种理由,最后也只获得批准装备五十挺。


虽然每个月可以腾出一批来,但远远不够部队的防空需求。


按照旅部参谋部的估计,算上作战损失,损耗,这种12.7毫米机枪,仅仅太岳山区,就需要每月一百二十挺,才能保证重要桥梁和交通线避免鬼子轰炸破坏。


但换个思路。


如果在各个主要节点,建设防空阵地,部署半固定式的防空机枪,那么,独立团就能以最少的人数,申请到最大的机枪数量。


有固定阵地的情况下,一个班,十个人就能驻守两挺机枪。


一个月估摸着可以申请超过两百挺。


(本章完)